你的痛风被误诊了吗痛风诊断又有哪些误区呢

痛风长期发作会引起关节相关部位的疼痛以及畸形等病变,但这类病症往往容易与其他关节类疾病的发病症状混淆,让患者无法分辨,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导致病情越发严重。对于痛风错误的诊断,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其对痛风治疗的危害性,只有检查诊断并认识到痛风的严重性,才能使患者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那么,痛风的诊断误区有哪些呢?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该病常见于青、中年女性,常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关节炎,血尿酸不高,类风湿因子多阳性,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关节面融合,好发于手指等小关节和腕、膝、踝等关节,但其与痛风所致的骨质缺损明显不同。

假性痛风

该类疾病为关节软骨钙化所致,常出现于老年人群体的膝关节中,急性发作的症状跟痛风很像,但血尿酸值不高,关节滑囊液检查含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X线片示软骨钙化。

蜂窝织炎

该类病症往往与痛风混在一起,因为痛风发作时会出现关节周围软组织红肿的症状,如果忽视关节本身症状,那么会被认为是蜂窝织炎,后者血尿酸不高,但畏寒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更突出,但关节痛的表现往往不明显。

化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的血尿酸一般不高,滑囊液内含大量的白细胞,培养可得致病菌;而创伤性关节炎常伴有较严重的受伤史,可作相关鉴别。

其他疾病

痛风急性期应与红斑狼疮、复发性关节炎及银屑病关节炎相鉴别,而在慢性期则应该与肥大性关节病、创伤性及化脓性关节炎等后遗症鉴别,血尿酸的检查有助诊断。

临床上,从就医的人群来看,曾被误诊耽误病情的人并不在少数。究其原因,还是检查得不彻底、不明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血尿酸高一律诊断为痛风。

很多人在体检时查出血尿酸含量偏高,也就是高尿酸血症,就觉得自己一定得了痛风。通常来讲,高尿酸血症的人中有10%会发生痛风,所以,只有血尿酸高而没有关节炎症状时不能诊断痛风。当血尿酸值偏高,而且患者有关节疼痛甚至肿痛时,很多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会毫不犹豫地下痛风诊断,其实,这其中有一部分患者是痛风,而有的患者可能是骨关节炎合并高尿酸血症,或者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它关节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我们在临床上一定要做好鉴别诊断。

误区二:血尿酸低于UMOL/L不考虑痛风诊断。

在临床上多次遇见有些痛风患者因为检查血尿酸值低于UMOL/L而被延误诊断1—8年。有部分患者刚发病时第一跖趾关节肿痛口服药片1-2天就缓解,以后1-3年内双侧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肿痛多次反复,且多次查血尿酸在-UMOL/L范围,医生因其血尿酸低于UMOL/L不考虑痛风诊断,多年后出现痛风石才确诊为痛风。遇到单关节(尤其第一跖趾关节)肿痛间断发作且血尿酸略低于UMOL/L的病友要多次反复检测血尿酸,在排除化脓性关节炎等病的情况下,可以试服秋水仙碱作诊断性治疗,不要轻易排除或有效不考虑痛风诊断。

误区三:只有中年男性才会患痛风。

痛风较常见的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人,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嘌呤含量也越来越高,如今,痛风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二十多岁的痛风患者在临床上并不鲜见,继发性痛风甚至有少年患者。而对于更年期后的女性朋友来说,由于女性的雌性激素水平大大降低,痛风的发生率也不低。

特别提醒:

和其他的疾病一样,痛风的病情发展也分为多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疾病特征也各不相同,早期症状轻,不易诊断,一般临床检查很容易误诊为其他骨科病症。长时间误诊且不规范治疗,较终会造成痛风性肾病,使生活质量下降,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采取立体的、多层次的检测方法,科学判断患者病情,做到“早检查、早治疗、早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elwatches.net/lcjc/10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