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建筑案例独家分析,一次过关,高分过

如何控制白癜风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0908/5683086.html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务

案例题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1层,地上18层,建面2.1万平。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外框采用钢结构,进度计划如图。监理工程师在检查进度计划时发现AE工作需要采用一特殊技术,需要按顺序完成,要求项目部调整进度计划,以满足要求。

总承包项目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根据合同要求编制了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如图﹖在进度计划审查时,监理工程师提出在工作A和工作E中含有特殊施工技术,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须由同一专业单位按先后顺序依次完成。项目部对原进度计划进行了调整,以满足工作A与工作E先后施工的逻辑关系。

工程完工后总承包认为所含分部中有关安全,节能,环保的主要功能试验报告齐全完整,符合验收标准,报送监理单位申请预验收。监理单位检查后发现部分楼层的C0同条件试块资料缺失,不符合强度评定要求,遂退回整改。

画出调整后的工程网络计划图。并写出关健线路。(以工作表示:如A→C)调整后的总工期是多少个月?

网络图的逻辑关系包括什么,网络图中虚工作的作用是什么?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标准要求有哪些,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缺失的部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式。(2)工程资料有缺失,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有关标准进行相应的实体检验或抽样试验。

医院工程,地下2层,地上8-16层总建筑面积11.8万m。基坑深度9.8m.沉管灌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作业班组在一层梁、板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拆模标准情况下,进行了部分模板拆除:拆模后,发现梁底表面出现了夹渣、麻面等质量缺陷。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整改。

装饰工程施工前,项目部按照图纸“三交底”的施工准备工作要求,安排工长向班组长进行了图纸、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交底:施工中,认真执行包括工序交接检查等内容的“三检制”,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混凝土容易出现哪些表面缺陷?

装饰工程图纸“三交底”是什么(如:工长向班组长交底)?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三检制”指什么?

某工程项目经理部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住建部等12部委年12月印发)要求在项目劳动用工管理中做了以下工作:

(1)要求分包单位与招用的建筑工人签订劳务合同;

(2)总包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负总责要求分包单位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

()改善工人生活区居住环境在集中生活区配套了食堂等必要生活机构设施开展物业化管理。项目经理部编制的《屋面工程施工方案》中规定: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进行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持续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合格后再进行隔离层施工。

1.指出项目劳动用工管理工作中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为改善工人生活区居住环境在一定规模的集中生活区应配套的必要生活机构设施有哪些?(如食堂)

.屋面防水层淋水、蓄水试验持续时间各是多少小时?

某高级住宅工程,建筑面积m,由栋塔楼构成,地下2层(含车库),地上28层,底板厚度mm,由A施工总承包单位承建。合同约定工程最终达到绿色建筑评价二星级。

工程开始施工正值冬季,A施工单位项目部编制了冬期施工专项方案,根据当地资源和气候情况对底板混凝土的养护采用综合蓄热法,对底板混凝土的测温方案和温差控制,温降梯度,及混凝土养护时间提出了控制指标要求。

项目部制定了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和应对负面风险的措施。规范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等风险管理程序的管理流程;制定了向保险公司投保的风险转移等措施,达到了应对负面风险管理的目的。

施工中,施工员对气割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交底,主要内容有:气瓶要防止暴晒;气瓶在楼层内滚动时应设置防震圈;严禁用带油的手套开气瓶。切割时,氧气瓶和乙炔瓶的放置距离不得小于5m,气瓶离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8m;作业点离易燃物的距离不小于20m;气瓶内的气体应尽量用完,减少浪费。

外墙挤塑板保温层施工中,项目部对保温板的固定、构造节点的处理等内容进行了隐蔽工程验收,保留了相关的记录和图像资料。

工程验收竣工投入使用一年后,相关部门对该工程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按照评价体系各类指标评价结果为:各类指标的控制项均满足要求,评分项得分均在4分以上,工程绿色建筑评价总得分65分,评定为二星级。

1.冬期施工混凝土养护方法还有哪些?对底板混凝土养护中温差控制、温降梯度、养护时间应提出的控制指标是什么?

2.项目风险管理程序还有哪些?应对负面风险的措施还有哪些?

.指出施工员安全作业交底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4.墙体节能工程隐蔽工程验收的部位或内容还有哪些?

5.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共有几类?不参与设计评价的指标有哪些?绿色建筑评价各等级的评价总得分标准是多少?

参考答案

关键线路:A→E→H;总工期:19个月。

1.表面缺陷:麻面、露筋、蜂窝、孔洞、夹渣。

2.三交底:施工主管向施工工长做详细的图纸工艺要求、质量要求交底:工序开始前工长向班组长,做详尽的图纸、施工方法、质量标准交底;作业开始前班长向班组成员做具体的操作方法、工具使用、质量要求的详细交底,务求每位施工工人对其作业的工程项目了然于胸。

三检制:自检、互检及工序交接检查。

不妥一:要求分包单位与招用的建筑工人签订劳务合同

正确做法:劳务用工企业与建筑工人签订劳务合同

不妥二:要求分包单位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

正确做法:推行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委托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制度。

2.超市、医疗、法律咨询、职工书屋、文体活动室。

.屋面淋水时间2h;蓄水时间24h。

1.(1)混凝土养护还有蓄热法、暖棚法、掺化学外加剂、加热、负温养护等方法。

(2)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温降梯度不得大于℃/d,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2.(1)项目风险管理程序还应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控。

(2)项目管理机构应采取下列措施应对负面风险: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自留。

.不妥之处:

(1)气瓶离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8m;

(2)作业点离易燃物品的距离不小于20m;

()气瓶内的气体应尽量用完,减少浪费。

(4)气瓶在楼层内滚动时应设置防震圈。

正确做法:

1)气瓶离明火的距离至少10m;

2)作业点离易燃物的距离不小于0m;

)气瓶内的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

4)严禁滚动气瓶。

4.(1)保温层附着的基层及其表面处理;(2)锚固件:()增强网铺设;(4)墙体热桥部位处理;(5)预制保温板或预制保温墙板的板缝;(6)现场喷涂或浇注有机类保温材料的界面;(7)被封闭的保温材料厚度;(8)保温隔热砌块填充墙。

5.(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

(2)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2类指标进行评价。

()绿色建筑等级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时,分别对应的总得分为50分、60分、80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elwatches.net/yczz/11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