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程序和三种方法监理行

在工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我们当然是不希望出现质量事故的。但是,当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质量事故无法避免的时候,我们也要对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有所了解。

本文把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归纳总结为三种,包括修补处理,返工处理,和不做处理。具体确定使用哪种处理方法,我们需要用到下列辅助方法:试验验证,定期观测(具体可以留待责任期解决/修改合同,或者通过延长责任期的方法),专家论证(选择重大工程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方案比较。

对于这几种辅助方法,很多时候我们会同时使用多种方法。特别的,专家论证是我们比较常用到的。

处理程序也有相应的规定:

1.工程质量事故一旦发生,监理要及时签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暂停质量事故部位和其有关联部位的施工,并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现场,同时,要求质量事故发生单位迅速按类别和等级向相应的主管部门上报。

2.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质量事故调查,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交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对于由质量事故调查组处理的,项目监理机构应积极配合,客观地提供相应证据。

3.根据施工单位的质量调查报告或者质量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项目监理机构要求相关单位完成技术处理方案:

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一般由施工单位提出,经原设计单位同意签认,并报建设单位批准。

涉及结构安全和加固处理等的重大技术处理方案,一般由原设计单位提出。必要时,应要求相关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以确保处理方案可靠、可行、保证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4.技术处理方案经相关各方签认后,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对处理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对处理结果进行验收。必要时应组织有关单位对处理结果进行签订。

5.质量事故处理完毕后,具备工程复工条件时,施工单位提出复工申请,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复工报审表和有关资料,符合要求后,总监签署审核意见,报建设单位批准后,签发工程复工令。

6.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并应将完整的质量事故处理记录整理归档。

下面跟大家详细介绍质量事故处理方法具体的含义和一些实例,再鉴定的含义,以及验收结论应该包含的内容。

一、修补处理(最常用)

修补处理有封闭保护、复位纠偏、结构补强、表面处理。

实例分享:

结构混凝土表面裂缝,根据受力,可以只做表面封闭处理;

某些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蜂窝、麻棉,可进行剔凿、抹灰等表面处理;

较严重的缺陷,可能影响安全性和使用功能,需按一定的技术方案加固补强,否则往往会造成永久缺陷,如改变结构外形尺寸、影响一些次要的使用功能。

二、不做处理

下列情况可不做处理:1.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2.经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

3.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经检测未达到要求值,但相差不多,经分析论证,只要使用前再次检测达到设计强度,也可以不做处理;

4.出现的质量缺陷,经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是使用功能:挖掘了设计潜力/降低了设计的安全系数。

三、必要的鉴定

涉及结构承载力等使用安全和其他重要性能的处理工作,必须委托具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常做必要的试验和检测鉴定。常见的有:一、混凝土钻芯取样:密匙形和裂缝修补效果,实际强度

二、结构荷载试验:实际承载力

三、超声波检测:焊接/结构内部质量

四、池、罐、箱柜工程的渗漏试验

四、验收结论

每个质量事故处理完,我们还需要进行处理后的鉴定验收,包括检查验收,必要的再鉴定,和最终的验收结论。

以下几种验收结论的表述供大家参考。大家要在相应的文件中体现该事故处理的最终结果,闭合质量事故处理事件。

一、事故已消除,可以继续施工。

二、隐患已消除,结构安全有保证。

三、经修补处理后,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四、基本上满足使用要求,但使用时应有附加限制条件,例如限制荷载等。

五、对耐久性的结论。

六、对建筑物外观影响的结论。

七、短期内难以做出结论的,可提出进一步观测检验意见。

你好,我是猫猫监理。30年工程人,不知名总监,兼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从业者,什么证都有,不定时分享考证心得和经验。叫猫猫是因为我家有只叫猫猫的奶牛猫。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elwatches.net/yfcs/11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