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难断寸玉”、一真在翡翠行业里广为流传,虽然在翡翠行业鉴定上专家很多,但没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有十足多把握。想要真正入门并成为行家,打基础的一步就是了解原石的产地和特征的知识。缅甸场口众多,然翡翠原石有共性,也有特殊性。每个场口的翡翠,各有优劣,其所产翡翠的外观、质量、颜色也都各有特点。
木那:位于乌鲁江中游,是帕敢场区中重要而著名的老场口之一,木那场口分上木那和下木那。场区开采时间长、储量少,所以产量比较低。但该场口以盛产种色均匀的满色料而闻名,是翡翠市场比较高档的种料。这个场口体征是,有较为明显的点点状棉,裂纹较少,种老底好,从豆种到玻璃种都有,玉质粗细不一。现在市场上通常把这种无规律分布在各个位置且带有“点绵状”的翡翠称为“木那”种翡翠。
后江位于砍底县城东大约40多公里处,后江场口是唯一不出砖头料的地方,同时也有后江玉和新后江玉之分,所以后江场口的原石一般出不了手镯,但可出戒面。这个场口多原石特征是,大部分原石质地优越,上壳薄,色料正,种好,底好,水好,小件的多;一般颜色比较浅,也有老色种的,老种抛光以后色就会变深。皮薄有蜡壳,没有雾;普遍底水好,绿色多,水好底好,常产满绿的高翠,少雾,少裂纹,做出成品的颜色较好,且易加工。老后江的特点话玉皮呈灰绿色,磨圆度、形状、大小均似芒果。沙皮颜色多种,玉质细腻,常有蜡壳。一般所产的翡翠常满绿高翠,透光性好,结构紧密。老后江个小,主要是水石,翡翠成品较好。新后江特点多皮稍厚于老后江,亦有蜡壳,个体大于老后江,水与底比老后江差很多,成品抛光色会变暗,新后江难有高档翡翠成品。
会卡位于乌鲁江中游,出的原石占市场的很大比例。该场口皮壳上表现出很一般的种色,但开出来之后却让人非常惊喜,种水色各方面都很不错!盛产种老色好玉质均匀的满色料,原石质地比较坚硬细腻,体积相对较大。原石的特性也比较丰富,皮壳较薄、有细裂、打灯即可见水见色、值得注意的是,原石皮壳杂色,以灰绿、灰黑色为主,透明度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水常较好。因其有出特有的高绿色原石的可能性,颇受市场青睐。
莫西沙位于龙肯寨子西南2公里的帕敢公路旁,开采时间较早,素有神仙场口之称。莫西沙原石个体较小,棉大,多为灰色,灰白色。莫西沙原石的皮壳别具一格,有白砂皮、灰砂皮和比较罕见的红砂皮三种类型;皮壳沙感较大,凸凹不平,刀砍状纹理或蜂窝状表皮。该场口砾石土沙掺杂,矿层相对疏松,能出高质量种老肉细刚性足的料子,也能出产质地细腻的玻璃种、冰种翡翠原石,重点能产出起胶的翡翠和起荧的翡翠。是人们喜爱的场口之一,几乎涵盖了所有原石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