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0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bdfyy999.com/

(Ⅱ)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0.4m且无交叉箍筋,每段高度不应大于0.4m,

且无交叉箍筋,每段高度大应大于3.5m。

(Ⅲ)墙和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m。

(Ⅳ)采用竖向串筒导送砼时,竖向结构浇筑段的高度可不加限制。

(Ⅴ)砼振捣应分层捣固,分层厚度在~左右。

(Ⅵ)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为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砼5厘米,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

搭接振捣3~5厘米。

(Ⅶ)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

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砼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

实。

(Ⅷ)浇筑砼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

停止浇筑,并应在砼凝结前修整完好。

(6)孔洞:砼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没有砼或蜂窝特别大。

预防措施:

(a)在钢筋密集处,如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浇筑砼时,可采用细石砼浇筑,使砼

充满模板,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b)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浇筑不满,振捣不实,应采取如在

侧面开口浇灌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

(c)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Ⅰ)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

振捣棒与砼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Ⅱ)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

用30~40cm,振捣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Ⅲ)控制好下料,要保证砼浇筑时不产生离析砼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浇筑

板时为1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Ⅳ)防止砂、石子混有粘土或木块等杂物。

(7)缝隙夹层:

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a)浇筑柱、梁、楼板、墙等类似结构时,当间歇时间超过规范

规定时,按施工缝处理。

(b)对砼进行二次振捣可以提高接缝的强度和密实度。

(c)在已硬化的表面浇筑砼前,应涂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砼层,并充

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水应子清除。

(d)在浇筑前,施工缝宜先铺与砼相同的减石砂浆一层。

(e)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

(8)缺棱掉角,梁、柱、板墙和洞品上边处,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a)砼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b)拆除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砼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达1.2Mpa以上),表面及棱

角才不会受到损坏。

(c)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d)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将阳角保护好,

以免碰损。

(9)板厚达不到设计要求,误差较大预防措施:

(a)放样仪器定期检校,标高引测抄平后,由另一位施工员复核无误再行施工。

(b)严格控制板模中心起拱值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

(c)砼浇筑时,砼前台施工员认真督促按标高过面,并随时抽检。

(10)钢筋砼剪力墙外墙渗漏,预防措施:

(a)钢筋砼剪力墙模板定位宜采用止水螺栓,不得采用竹套筒。当采用塑料套筒时,

应考虑防水措施。

4.砖砌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砂浆强度不稳定。预防措施:

(a)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的强度。

(b)建立施工计量工具检验、维修、保管制度。

(c)砂浆搅拌加料顺序:用砂浆搅拌机搅拌应充分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

部粉煤灰,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搅拌时间>3min。

(d)试验员持证上岗,严格按国家规范制作砂浆试块。

(2)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砂浆和易性不好,保水性差,砌筑时铺摊和挤浆都困难,影响砂浆与砖的粘结力,

而且容易产生沉淀,泌水现象,灰槽中砂浆沉底结硬,无法砌筑。

(a)低强度砂浆(25号及25号以下)必须使用混合砂浆,或掺水泥用量5~10的粉

煤灰,达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目的。

(b)拌制砂浆应加强计划,每月拌量应根据所砌筑的部位尽量做到随拌随用,一般气温条件下,可控制在3~4小时用完,气温较高,可控制在2~3小时用完。严格杜

绝隔日砂浆不经处理而继续使用的现象。

(3)砖砌体组砌混乱。

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内通缝,降低了砌体强度和整体性,

(a)砌筑前,应对照图纸,针对不同墙厚的砖墙交接形式预排砖花。

(b)不论清、混水墙,墙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1/4砖长,空心砖二层砖应有一层

拉结。

(4)砖砖缝砂浆不饱满,砖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低于80%(规范规定),竖缝内无

砂浆(瞎缝)。

(a)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b)当砌筑砖厚大于90mm时宜采用“挂、填、砌”法,即先铺水平灰(长度不大

于mm)于砖头挂竖灰后挤砌,对不满的竖缝用勾抹子再行勾填饱满的方法。抹子

再行勾隙点焊限位点取样

(c)严禁干砖砌墙。

(5)斜立砌末顶紧梁板底

斜立砌末顶紧梁板底,造成墙体和梁板相接处的裂缝,在砖墙抹灰后尤为明显,

影响观感。预防措施:

(a)操作前,对照图纸根据梁板底有不同标高,由上至下分皮数,并做皮数杆,确保斜立砌的坡角在60~75°范围之内,以便顶紧梁板底,模数不符时,应尽量在靠在

面三皮砖内调整。

(b)斜顶砌筑宜在墙体砌筑后停歇7天进行。为保证顶砌紧密,可在上下顶缝间用

楔(砖、石碎片)紧塞,并且斜立砌时采用刮浆加填喂砂浆的方法。

(6)空心砖砌体砌筑外墙,引进大面积渗漏,要空心砖砌体砌筑外墙,由于外墙

防水失效,渗入空心砖内使空心砖砌体内大量贮水,引起大面积渗漏。

(a)外墙砌筑应用多孔砖组砌,砌筑砖浆要饱满。

(b)外墙的内外面均须用水泥砂浆打底。

(c)按照上条6,确保顶砌质量。

5.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

(1)墙体的施工

(a)钢筋剪力墙模板定位,采用止水螺栓,不得采用竹套筒。当采用塑料套筒时,应

考虑防水措施。

(b)砌体用的多孔砖在砌筑前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含水率控制在10~15%。

(c)砌筑砂浆,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粉煤灰(石灰)混合砂浆,不得采用粘土混合

砂浆。

(d)当因设计个性或施工漏设柱、墙与砌体的拉接筋时,应采用锚检(植筋)法补

设。

(e)砌体的施工还应按《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严格执行。

(2)抹灰前基层的处理

(a)清除基体面及孔、洞的油污、灰疙瘩、模板碎片等。

(b)预留孔、洞的堵塞

(Ⅰ)当孔、洞直径大于60mm,用水泥砂浆分两次以上进行堵塞。

(Ⅱ)当孔、洞直径大于60mm,用C20细石砼(砌体上)或高一砼等级的细石砼(砼

墙上)浇注。

(c)对于砼基体,采用以下方法之一对基层进行处理:

(Ⅰ)刷一道聚合物水泥砂;

(Ⅱ)将1:1聚合物水泥细砂砂浆甩喷到砼面上;

(Ⅲ)刷一道砼界面处理剂。

(3)抹灰的施工

(a)抹灰砂浆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防水水泥砂浆或水泥砂浆,严禁采用粘土混

合砂浆。

(b)抹灰层总厚度应控制在20mm以内,每次抹灰厚度宜为7~9mm,每次抹灰后墙

应进行浇水养护。

(c)外墙大面积抹灰,应设置分格(仓)缝。分格(设置应根据外墙装饰面材料确定。外墙装饰面为面砖时,分仓缝横向间距宜为楼层高度竖向间距宜为3~6m且应根据面砖铺贴的分缝进行设置,分仓缝采用切割,缝宽宜为20mm,深宜为10mm,并采用柔性

密封防水材料嵌缝。

(4)装饰面层的施工

(a)在做外墙装饰面层前,应提前1~2天在外墙面淋水2小时后,检查墙体渗漏。

(b)现场镶贴饰面砖时,采用墙抹灰面上平抹粘结层镶贴的方式。当采用现场饰面

砖后挂浆方式镶贴时,应行然基层上刮一道1~2mm厚的聚合物水泥浆结合层,应随

刮随做面层。

(c)饰面砖接缝宽度宜为8-12mm,当采用密缝或选用无釉的面砖时,应要求设计

在基层采用可靠的防水措施。

(d)大面积镶贴面砖时,应设置伸缩缝,缝位置同抹灰层的分仓缝,勾缝材料耐侯

密封胶。

(e)外墙采用涂料装饰时,严禁使用滑石粉,白水泥等粉料与胶现场配制的腻子,应通过通过提高水泥砂浆抹灰面层的质量来满足要求(抹灰面层建议采用细砂拉

毛工艺施工,水泥细砂浆比例为1:2~2.5)。

(5)其他

(a)门窗框与墙体必须连接牢固。门窗框与墙体间的间隙采用后塞口法施工,按设计要求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1的规定,用密封嵌缝材料

和砂浆分层嵌缝密实。

(b)在外墙增设防水层,特别是当采用涂料或密缝面砖时,必须设置一道防水层。

(c)墙体的预留孔洞(如空调洞等),外墙面孔周围应采用防水措施,贯穿墙体的

孔洞,应设置坡向室外的不少于1%的防水坡。

(d)外墙的窗台、窗楣、雨蓬、阳台、挑板、挑檐、压顶和凸出墙面的腰线等抹灰,应按设计要求做好上面的排水坡度(3%~5%)、下面的滴水线(槽),同时在与墙体交

界处应做好泛水,防止积水。

(e)加强工序间的交接验收,以下几个工序必须做交接班记录:

(Ⅰ)抹灰前;

(Ⅱ)贴面砖或涂料施工前;

(Ⅲ)门窗框塞缝后;

(Ⅳ)门窗框打胶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elwatches.net/zzbx/12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